牙齿是我们身上最坚硬的部位,牙齿除了可以咀嚼食物,帮忙我们发音外,还有保持脸部美观的功能,所以我们必须要爱护好牙齿。
我们都知道保护牙齿,从小做起。这个小,有没有具体的时间界限呢?宝宝乳牙的保护,又该如何去做呢?宝宝牙齿长得慢?牙缝大?这些问题又是不是正常呢?本篇,给你最全的牙齿保护的解答。
人的一生会长两次牙。出生后不久长出来的叫做“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很多人以为宝宝的牙齿在出生后才开始生长。但其实,宝宝在出生前,就已经有48个牙坯在颌骨里生长了,其中包括20个乳牙坯和28个恒牙坯。宝宝在3岁前长满20颗乳牙后,牙齿的生长就会暂告一段落。直到6-7岁左右换牙时,牙齿才会有新的变化。也就说乳牙是要伴随宝宝至少6年时间呢,所以乳牙的保护很重要!
通常宝宝最先长出来的是下颚中切牙,就是门牙下面的两颗牙。在孩子5~6个月时就会长出来,有些孩子出牙早、有些孩子晚,会在3~10月之间。
不管是早还是晚,都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的。
实大家出牙的时候都会牙龈发痒,爱咬东西,宝宝也一样。不管是什么上来就先来一口,虽然很可爱,但是宝宝所咬物品的卫生也是需要注意的。还有就是在这时期出现莫名的哭闹,也很有可能是因为出牙。
其实,在排除疾病的情况下,出牙或早或晚并不影响孩子的健康。
有统计数据显示,出生后5个月前开始长牙的宝宝占比10%、7个月前长牙的占50%、10个月前长牙的占90%。生后10个月还未长出牙的宝宝,也占10%。如果孩子发育、发展正常,没有特别的疾病或典型缺钙症状,即使长牙晚些也不必担心,出牙的早晚本来就存在个体差异。
很多宝宝刚长牙的时候,都会出现牙缝比较大的问题。牙科医生表示这是正常的现象,爸爸妈妈们不需要过分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牙缝的问题会自然而然得到改善。
乳牙的大小是固定的,并不会随着宝宝的长大而变大,但是排列乳牙的颌骨却在不断增大,所以,乳牙之间就会逐渐出现生理间隙,而这也是牙缝看起来变大的原因。
较大的牙缝是为了将来给恒牙的生长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恒牙的正常发育,如果牙缝太小的话,恒牙就有可能因为预留的空间不足而出现不整齐的情况。
如果宝宝真的出现明显的出牙不正,比如“地包天”或“天包地”,则需要等到3岁以后再进行矫正治疗。
很多人会认为,妈妈的情绪对宝宝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多爸爸们就觉得他们可以“放飞自我”了,其实则不然。有研究表明,父亲情绪不好,其孩子过分哭闹的几率要比父亲情绪好的孩子高两倍。父亲和母亲对于婴儿行为的影响有相同的作用,但是父亲的在孩子婴儿时期的压抑状态对于孩子影响的延续时间更长,甚至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社交能力。
一旦牙齿生长出来之后,就要立刻对其进行护理。
饭后要给宝宝喝水。每次宝宝进餐后给他喝水的话,大部分残留在牙齿上面的婴儿食品都可以被冲走。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断牙菌斑的生长链,减少牙菌斑的滋生。
坚持早晚刷牙。但最好的还是尽快给宝宝刷牙,在宝宝能够吃固体食物之前你都不需要使用真正的牙刷给他刷牙,你只需要用纱布或者毛巾等轻轻擦拭他的牙齿,但是如果宝宝吃完甜食或者粘性较大的食物的话就需要刷牙了。
使用含氟的牙膏。含氟牙膏中加入了氟化物(氟化钠或单氟磷酸钠),能够有效预防龋齿,也就是俗称的蛀牙。
宝宝满3岁之后,懂得正确使用牙刷,不会吞咽牙膏,选择含氟量低的儿童牙膏,是可以安全而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当然,高氟地区或者本身患有氟斑牙的人群,就不要使用含氟牙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