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宝妈分不清开奶、催乳or通乳?看完这个不发愁
日期:2020-04-10 浏览:472 [
返回]
母乳喂养是母亲对婴儿的一种喂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刚开始喂奶时,你可能会有那种扔掉哺乳胸罩改用奶瓶的冲动。但当你意识到母乳喂养对你、对宝宝、对全家有多大好处时,你就会努力克服这些问题,掌握这门世界上最古老、最有效的喂养艺术。母乳对宝宝有好处,对妈妈也有好处。但很多新晋宝妈还是会遇到奶水太少、涨奶、淤积、疼痛……等问题,也不知道开奶、催乳、还是通乳,到底该如何选择?首先我们要理解乳房的泌乳机制。我们的身体是很奇妙的,乳房会根据宝宝的需要来产奶,也就是宝宝需要多少,乳房就会产多少奶。即使是双胞胎,乳房也可以提供两个宝宝需要的母乳。宝宝吸吮乳房时,产生的刺激促进脑垂体产生分泌乳汁的激素,吸的越多,产得越多;吸得越早,产得越早。假如宝宝吸乳的姿势正确、吮吸的次数足够;妈妈的气血充足、体质强健、心情愉悦、睡眠到位、营养均衡,大部分的妈妈都能用自己的乳汁来养大宝宝,不会有奶水少、乳腺炎的困扰,这就是母乳喂养的理想状态。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这时候就要选择专业人士、科学的手法来干预了。2.产后2-5天乳房不胀,无乳汁或仅数滴(七天之内为初乳,早催早受益)。3.产后2--3天胀奶、排奶不畅、造成肿胀、硬结、疼痛、发烧(速请催乳师,疏通乳腺,以免造成乳腺炎和回奶)。5.早产、母婴分离、输特殊液体而不能哺乳的产妇,早请催乳师治疗,以免造成乳房肿胀。7.出院至整个哺乳期出现拘奶,急性乳腺炎,发炎发烧的产妇。8.由于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造成奶少或生气上火、生病、惊吓造成突然奶少的产妇。如果在喂奶初期几天,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运用适当的按摩手法,使粘连、闭合、扭曲的乳腺管打开,使之畅通,可以有效预防乳房胀、硬结、疼痛等现象的发生,也使日后的哺乳能顺利进行。
产后催乳的黄金期是在分娩后第2周开始到满月,产后第1周就催乳会导致奶水浪费和发生乳腺炎的风险,而产后3、4个月再催乳效果又远远不及了。催乳并不是喝点催乳汤、点按几个穴位就马上可以解决的,必须根据妈妈奶水少的具体原因对症纠正,比如、喂奶方法不正确、乳腺管不通畅、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在哺乳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出现乳房硬块或疼痛,有乳汁淤积、乳腺管堵塞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选择通乳。通乳的作用是把堵塞的乳腺疏通通畅,通则不痛,问题将迎刃而解。
育龄妇女有80%左右乳腺管堵塞,乳腺堵塞会造成哺乳期乳房胀痛,减少乳汁分泌,甚至引发乳腺炎。哺乳期疏通乳腺可以有效避免日后乳汁淤积,乳头损伤并预防乳腺炎。
回乳期是乳腺炎的又一个高发期,如果乳腺管不通就回奶,这样奶水会残留在乳腺管中,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淤积,如有细菌感染就会发炎,形成乳腺炎。乳汁淤积需要通乳,催乳则要辩证,依照妈妈的个人体质,通过中医治疗手法和食疗配合七到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调理,通常情况下,一般先通乳,再做催乳。有乳腺增生和容易乳瘀堵的妈妈,建议哺乳期经常做专业的乳房护理。妈妈的乳房是宝宝的粮仓,只有好好守护才能给宝宝最好的食物。从中医角度看,奶水少大致分成气血虚弱、肝郁气滞、痰湿壅阻三种情况,因此,应对方法也应顺势而为。虚者,乳汁清稀、乳房松软;实者,乳汁浓稠、乳房胀痛;治疗以通乳为原则,虚者补而通之,实者疏而通之。常用的中药有漏芦、桑寄生、玉米须、王不留行等,均可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乳房胀痛、乳结等,须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来选用,制作催乳汤药或药膳食用。保证充足的水分,各种汤汁饮品必不可少,其他催乳效果好的食物有:鸡蛋、红糖、花生、黑芝麻等,还有很多蔬菜如金针菜、茭白、莴笋、豌豆、豆腐、丝瓜络等也具有很强的通络催乳作用。通过点、按、揉、拿等多种手法相互配合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通经行气,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乳汁的生成和分泌通畅。经络按摩的作用非常神奇,每位产后妈妈都应该定期做乳腺的按摩疏通,不仅可以帮助增加乳汁,还可以避免哺乳期容易出现的一系列乳房问题。
图文摘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